本来皇后有惊无险,太子只要能求得她的原谅,皇上即便生气,也不会对太子动真格。
但皇后偏偏出宫去了,甚至还几日不归。
郑国公府的人也记恨太子,完全不让他的人进门,甚至还冷嘲热讽了一番。
若是换了其他人家,太子早就发火了。
但那可是他的亲外祖家。
太子即便再怎么气愤,也只能忍着。
可他一天见不着皇后的面,自然也就无法请罪,而皇上对于他的态度也就更差。
先前只是夺了他举行大宴的资格,而现在,皇上竟然开始动太子安插在六部的人。
不过得上几天的功夫,太子费心折腾了好几年的人脉,就已经毁了大半。
朝堂上多是见风使舵之人,见太子被皇上所厌弃,自然也就换了一副嘴脸。
他们明面上是不敢得罪,但背地里却做足了小动作。
太子向来尊贵,哪里受得住次次碰壁?
可即便心中怨恨不已,但他也只能受着。
毕竟谁让他现在不是皇上唯一的选择了呢。
那二皇子和三皇子,可是一直一直在旁虎视眈眈。
太子打算拉拢那些新考学子,但却身边的幕僚否决了。
虽说皇后遇刺的前因后果民间并不清楚。
但当日声势浩大,连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已经去了,可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愣是没谁看到太子。
即便太子出去解释,旁人心中也有疙瘩。
更何况这其中缘由,是绝对不能告诉旁人的。
试问,连自己生母的安危都不顾,一心只想钻研权术的人,哪个敢真心投靠?
且那些有有学之士大多都注重德行,且心性高傲,自然对太子就更加看不上。
而太子要的是能帮他稳固地位,最终能助他登顶大位的人,可不是那些只知道阿谀奉承的酒囊饭袋。
如果是真的找了一群猪队友回去,都不用二皇子和三皇子做什么,那些人就能把他给玩死。
就像这次,他养的那么多幕僚和谋士,竟是没有一个人给他通风报信。
这才让他有了这么大的过失,进而被厌弃。
太子就算再怎么糊涂,也长了记性。
眼见的众人都战战兢兢,太子只能努力压抑自己的脾气,故作温和的道,“姨母那边呢,母后也不见她吗?”
“玉贵人倒是进了郑国公府,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出来了。”回话的人偷偷的看了太子一眼,这才说道,“奴才观玉贵人脸色似乎不好,怕也是没有见到皇后娘娘。而且玉贵人还让奴才告诉殿下,这些日子莫要再出府了。”
太子的脸上的欣喜立刻都僵住,拳头不住地握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整个人显得十分的恐怖。
姨母这意思她也没办法,让他先忍着,不要继续惹怒父皇了。
若是以往,屋中伺候的这些人听到了这话,是会没命了。
但这次太子只是冷声让他们退下,随后屋中便传来一阵乒哩乓啷的声响。
才出书房的宫人们立刻脚底生风一般,跑了个没影,生怕再晚一步就被太子叫进去。
而后院里,张侧妃知道太子书房的动静,也是忧心忡忡。
她本来好不容易说服的太子,让她能和太子妃一起去护国寺,正高兴的很。
她收拾了好些东西,打算在皇后的凤驾到护国寺之前去迎驾,顺便去拉拢那些大臣的家眷。
可等这边动身时,却传出皇后遇刺,已经归来了。
张侧妃当时就傻了,还是太子妃当机立断,打算去宫中看望。
可皇上已经下令,让人不得去打扰皇后修养。
这下,太子府中愁云惨淡。
眼见着外界的传言越来越过分,太子妃也着急,但对上太子的怒火,她也只能说是张侧妃准备费了些时间。
太子本就气愤,哪里管真相是不是这样,直接将所有人都痛骂了一顿,又狠狠的责罚了。
张侧妃自然不服气,心里是恨死了太子妃。
为了赢回太子的心,她便让已经化名周白的张有才去考场寻摸人才。
那边还没有什么进展,太子这边又传来坏消息,真是让她越发的心焦。
二皇子和三皇子更是痛打落水狗,借机狠狠的嘲讽了太子一番。
在太子府这边自顾不暇的时候,太子的名声已经开始坏了。
即便张侧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