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毫无破绽,心里却一直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米尔斯是米国的鹰派,一直主张维护米国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军事上的超然位置。对于正在崛起的各国,他也是明里暗里推波助澜,不停地推动当局采取措施。
他之所以答应当察密的教官,一方面是察密有着远超一般军阀、毒枭的野心,另一方面是察密所处的地理位置,控制住这个地点实在是太重要了,而且通过察密还能对缅国当局进行影响,简直是一举多得。
只不过随着察密势力不断壮大,让米尔斯感觉到察密正在逐渐脱离自己的控制,这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他打算换一个更听话的军阀来坐察密的位置。
相比跋扈专横的敏康,显然只会耍小聪明且热衷于缅国本土发展的泰诺更合适那个位置。
他现在反复谋划的是如何对付刘向,那才是他最可怕的敌人。
米尔斯十分想借助这次的机会顺势拿下刘向,但又怕他有什么后手,一旦让他逃脱可就麻烦了。到时候猎人和猎物的位置恐怕就要换一换了。
所以米尔斯在心里一直反复权衡,到底是冒险一举解决自己的心腹大患,还是求稳合作,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