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凌新月含糊道,“我也就是有空琢磨着做点吃的。”

“给自家人吃也就罢了,哪比得上城里酒楼那些大厨子?”

“若当真让我开饭馆去,我只怕自己也没那个耐性。”

开玩笑,她现在生火、用水,洒调料,哪个不是靠系统开挂?

若是真的开店卖吃的,别说成本不好计算了。

就连系统恐怕也经不住她这么折腾啊!

马氏低头喝着红豆汤,叹道,“也对。”

“你说这开饭馆吧,开在咱村这地方也不行。”

“要开到城里吧,又哪那么容易的事儿啊?”

马氏又吃了两口,忽而想起村口那屋子的事,忙关切道:

“那你买那屋子作甚?”

“你该不会是想往那边迁房吧?”

村口那边靠近大路,正好是个风口。

到了冬天西北风呼啸,十分难熬。

所以渐渐地村里人都没谁愿意住在那边了。

大家都愿意往东南靠山的地方搬,夏天凉快,冬天也没那么冷。

凌新月摇头,“不是要迁房,现在住这儿挺好的。”

“我买那屋子,是想开个小卖店。”

虽然刘家村那边的药材销路,凌新月已经正式搭上了线。

刘家村的药农因为她诚信、收购价高,也表示愿意继续卖给她。

但是从前的存货已经卖完了。

等刘家村的药农进山采药,再分批晾晒。

收集起第一批药材,最早也要等到立夏时节了。

凌新月自然不想停下自己的赚钱大业。

所以打算在这个间隙找个别的营生做。

最好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跟药材生意两厢兼顾的。

于是,她便想到了“小卖铺”。

张家村村里有一百来户人家。

有时候货郎来了,能买些日用小商品,还有副食品。

若是货郎有段时间不来。

大家买东西都得去明水县城。

大到家具细软,小到针头线脑。

去明水县马车单程就得一个多时辰,所以十分的不便。

凌新月去年冬天就想到,做小卖铺生意也许有前景。

她先实地观察了村子的地形。

村口正对着大路的位置,少有村民居住,却是个开店的好地方。

一来,村里所有人进出都要从这儿经过。

二来,靠近大路,偶尔也能遇到路过的旅人。

而张大海家的老屋就立在最靠路边的地方。

孤零零一栋屋子,没有院子,拿来开店最合适不过。

“小卖店?”马氏拧眉寻思了一阵子。

“你是想学那些货郎,批些东西回来卖?”

凌新月笑说,“就是这个意思。”

“我想咱们村兴许就缺个这样的铺子。”

“而且平时开在那儿,也方便我看顾我家这四个小崽子。”

马氏听了,惊喜道,“这可是个好事儿啊!”

“等你把小卖店开起来,以后买个啥东西岂不方便多了?”

说做就做,下午凌新月就去见了张大海。

马氏怕张大海家欺负凌新月是后来村里的,漫天要价。

特意陪她同去。

双方免不了讨价还价一场。

马氏更是拿出了看家本事,从十两银子杀到了五两银子。

最后,张大海摆了摆手,无奈妥协道:

“行行行,六两银子最低了啊!”

“这屋子,还有下边这块地,都给你了!”

六两银子,一式两份契书,由马氏做中间见证。

凌新月和张大海各自按下手印,这事儿就算办成了。

凌新月客气道,“多谢大海叔成全。”

其实张大海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这桩买卖他一点也不吃亏。

张家村又不是县城、省城,外头的人谁愿意在这儿买房置地?

加上这块地方在村里也不算啥好位置。

本村人从这儿经过都不会多看一眼。

所以屋子多年空着,也只能空着。

如今凌新月肯买下他这间老屋,对他而言完全是一笔意外之财。

张大海见凌新月对他说话还这般有礼,不免也露出笑容来。

“好说好说。”

不想错过《空间小后娘:被迫养了四个拖油瓶》更新?安装狐恋文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