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婆婆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啊,我们家饭吃的晚。”
“夜里睡得也就晚些,等我一觉醒来……”
老太太还认真想了一下,“嗯,我确定,就是后半夜了。”
“对,我当时还记得清楚得很,听见街上的更鼓声。”
“是丑时没错了。”
汪小欣眼睛亮了亮,问,“那您当时可还听见别的动静。”
“不寻常的那种?”
马婆婆努力回想,一拍手,想起来了。
“有!听见了!先是窸窸窣窣的。”
“不像是猫儿狗儿的,倒像是啥东西拖拉着从我家门前过。”
“啊,也不知是我耳朵不中用了,还是咋的。”
“隐约还有些嗡嗡嗡的声响。”
她忽然自信道,“就是丑时打更的前后了!”
汪小欣笑了,低声自语,“那这个时间就能对上了。”
马婆婆听不清楚,大声道,“啥?小欣你说的啥呀?”
汪小欣说,“没事儿,我是说谢谢您,刚好在那时候醒着。”
“帮了我个大忙呢!”
马婆婆尽管不大明白自己究竟帮了什么忙。
但还是开心地咧开嘴巴笑了。
“帮的上就好,老婆子老了,能给你们年轻人帮忙就好。”
汪小欣告别了马婆婆,继续往回走。
走着走着,她停在水井对面的那户门前,仰头看了一眼。
就是这里了,绝不会错。
从清晨到现在,巷子里的住户们来来往往。
昨晚“罪犯”留下的痕迹已经不是很清楚了。
汪小欣虽然从路上被麻袋拖拽过的痕迹,确定了罪犯行进的基本路线。
但只是这些证据还不够。
她一路找到巷子东边,那个马蜂窝原本的所在地。
不出所料,这里最近没什么人过来,线索保留的更加完全。
她在墙上找到了衣服钩破的碎片。
又在可供垫脚的断墙口上找到了完整的脚印。
马婆婆的话,之所以帮了她一个大忙。
是因为汪小欣虽然第一次已经将路线指向蒋大牛家。
但她做捕快是专业的。
查访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完善更方面证词。
比如,凌新月这个苦主对发现马蜂时辰的证词。
至少从马婆婆的话可以确定。
马蜂的确是在当晚,由人为摘下,直接从东边拖拽到了凌新月家。
汪小欣总算说完了。
周围几个人都是一副苦思冥想的模样。
张意举手道,“我来总结一下。”
“就是小欣姨已经从路上残留的痕迹查到。”
“是蒋大牛半夜出门去了巷子东边,站在断砖墙上,摘下了马蜂窝。”
“又拖着麻袋拿回来,丢进我家院子里的?”
汪小欣欣慰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张铭托着下巴思忖道:
“既然他还在墙壁上留下了鞋印,和衣服的线头。”
“有了这么多证据,为何小欣姨还说,不能直接定罪呢?”
齐照帮着解释道,“眼前咱们掌握的只能说是不完全证据。”
“虽然从他走过的路线,以及马婆婆的时间证词上。”
“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此人。”
“但,鞋印和衣服上的关键证据还有待比对。”
张智说,“那也就是还不能报官把他抓起来了?”
齐照点头,遗憾道,“这件事咱们这边没有任何人受伤。”
“就算报称京兆府,恐怕,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
众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张智站起来,“不然我今晚就拿弹弓堵他去!”
张铭也幽幽地说,“我就不信了,还没办法能治他?”
凌新月见大家情绪低落,拍拍手说,“都别这样苦着脸了。”
“这么好的饭,不吃可浪费了。”
她拿起一串羊肉,扫视一圈,笑容清爽如春风拂面。
“你们放心,这种做了坏事,甚至想致人死地的家伙。”
“他不会好过的,说不定不到明日天亮。”
“他就会遭到报应啦!”
全场静默,大家都盯着凌新月,表情或吃惊或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