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都已经知道太子自请废黜之事,纷纷都震惊了。
特别是支持太子的一众官员,心里一片焦急。
杨家更是火急火燎,但这个时候却没法去打听太子为什么会突然来这么一出。
他们心里急坏了,就不停的朝着太子妃使眼色,想知道怎么一回事。
可太子妃也不明白,只有苦笑。
杨家人心里对太子妃也失望的不行。
皇帝看着还跪的太子,气的不打一处来。
这三十年来,皇帝在太子身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培养了,现在太子自请废黜,皇帝气火的不行。
他朝着太子道,“给朕滚进来。”
皇帝朝着御书房而去,一众大臣们都劝着。
一群人又进了御书房里,大家纷纷劝着太子,向皇帝认错。
平王道,“太子为何自请废黜?”
太子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小皇孙不是他的儿子,虽然他心里已经知道不是了,但需要证据。
而因他的疏忽,所以被皇后掌控了东宫,现在皇后把尾巴扫干净了,太子要查也不容易。
但他现在真的心灰意冷,不想当太子了。
只要他还是太子,皇后犯了大错,皇帝就是要废皇后,也得顾虑着太子。
自古都是子凭母贵,母凭子贵,太子为国之本,除非皇帝不想让太子继位,或者不喜太子。
但皇帝现在只有四个儿子,一个太子,一个宗政御,一个七皇子,一个小皇子。
太子是皇帝一手教养长大的,感情上自然不一样,不只有父子之情,还有一种传承心里。
太子又不是很糟糕,很差劲。
相反,在朝政上,太子还是很优秀的。
皇帝现在气的也是太子的态度,轻易的放弃储君之位,仿佛皇帝的心血精力和重视都白费了。
“儿臣后继无人。”
太子这话一出,大家一愣。
皇长孙有疾,大家是知道的,但不是还有小皇孙吗,而且太子又不是不能生了。
有官员也就这么问出来,“不是还有小皇孙吗?”
“小皇孙其母品行不堪,不适合。”
太子的话,让众人一默。
这个时候朝堂上没有冯家的人,但有也有极少数的冯家党。
这些冯家党只不过想给冯家卖好,所以偶尔在朝堂上也为冯家说话。
毕竟对他们来说,又没有多大的损失。
冯皇后是太子的生母,未来的太后,为冯家说话,就是为冯皇后说话,为太子说话。
所以就觉得他们是站队正统,维护正统。
可现在,太子直接说小皇孙的生母冯承徽,品行不堪。
这直接打脸皇后了。
毕竟皇后代表的是冯氏女,而冯承徽又是皇后给太子定的。
这就尴尬了。
而消息灵通的,早就得知冯承徽的所做所为,有的大人也觉得冯承徽确实过份了。
孩子生病,却没有慈母心肠,反而借机邀宠。
这些官员,忍不住就想到了家中的妾侍,突然发现,好似都有过这样的行为。
瞬间对府里如此行为的娇妾们印象也大打折扣。
太子可不知道,自己的影响,也影响了官员的后院了。
若是别的妾侍品行不堪,可以给孩子换个养母带着。
但冯承徽是皇后侄女,换母又不合适。
除了太子妃,谁接手小皇孙都得把冯家人给得罪了。
杨家人心思一动,皇长孙有疾,如果小皇孙送到太子妃院子里养也不错。
不过杨家人也知道,这事情由冯家人这边提出来好一些。
不然他们直接说,未免有抢孩子的嫌疑。
皇帝道,“太子留下,众爱卿都退下吧。”
大臣们都退了出去,平王和宗政御也识趣离开。
这期间,两人甚至都没有过眼神交流。
毕竟太子自请被废的时候,不少目光都盯到了宗政御的身上。
如果太子废了,那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宗政御了。
宗政御一举一动,自然引人关注。
如果和平王有眼神交流,或者说一句话,别人也会怀疑他们在密谋夺嫡。
宗政御直接回广阳殿,却被太子妃给叫住了。
“臣弟见过皇嫂。”
宗政御不明白太子妃为何拦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