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福宝看到缩卷在床上的丈夫,心里一阵的担心,“七郎。”
“娘子”乔七郎声音虚弱,可把福宝吓坏了。
“大夫,快给他看看。”
“我没病。”乔七郎面露囧色。
“你都这样了,还说没病,快让大夫看。”
福宝立马把乔七郎的手腕拉到了大夫的面前。
乔七郎的手不断的缩回去,被福宝压着。
大夫一把脉,表情差点崩,“乔七公子确实没病,只是饿着了。”
福宝瞪大了眼睛,等大夫出去后,又让人去安排粥食,才不可思议地看着丈夫,“为何绝食?”
“祖母让人把我关在屋里,不让我去见你。”
乔七郎的话一出,福宝眼睛一红,“七郎,你想去游学,我也不拦着你,但带我和孩子一起去。如果不愿意带我们娘俩,我会给你安排美婢,给你纳妾收通房,做个大度的正妻,析产分居,带着孩子搬出乔家生活,你就当我们缘份尽吧。”
“娘子”乔七郎一急。
福宝又道:“你听我说完,如果你想和离也可以,我这些天也想过了,我和你也许不合适,也不适合成为乔家的媳妇,与其日后成为怨偶,不如和离了,我带孩子回稻香村生活,你再娶妻生子。”
福宝说这些话的时候挺违心的,她知道孩子是带不走的,乔家的子孙,乔家怎么可能会放弃。
她也不想让孩子喊别人娘,或者母亲。
“娘子,莫说了,我不会与你和离,我们一起去游学。”
乔七郎决定道。
“没有通房美婢?你不想纳妾了?”福宝看着丈夫道。
“没有,我心思也不在这上面,你是知道的。”
乔七郎这话福宝也认同,丈夫整天醉心学问,沉迷书画,确实很少理外物之事。
但丈夫是男人,福宝哪能放这个心。
乔七郎吃了一碗粥后,便在福宝的陪伴之下,出来了。
他朝着小胖叔行了礼后,又朝着家中长辈鞠了一礼,才表示打算带着妻儿一道去游学。
乔家人哪里还会反对,他们现在恨不得小胖叔赶紧离开。
果然不愧是王菖蒲的儿子么,太能说了。
而且小小年纪,特别有气势。
乔家的几个爷看着小胖叔,再看看家中的子孙,一瞬间觉得乔家子孙弱爆了。
他们自诩名门宰辅之后,觉得乔家子弟都是最优秀的,个个都是宰辅之才。
他们即使不科举不入仕,依旧倾力培养着族中的子弟,甚至鼓励他们,安排他们出去游学,见多识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他们对自己的教育还是自信的。
可他们同样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忘了时代的进步和变化。
也许诗书文章,他们做的不错,但科举入仕,入朝为官,他们还能恢复祖上的荣耀吗?
这一刻,乔家人深刻反省。
福宝舒了口气,这个结果对她来说是最好的。
丈夫向着她,乔家人的妥协和让步,让福宝内心感触很深。
如果没有得力的娘家,她别说能走出乔家了,还得被困在乔家一辈子了。
乔家的儿媳们都震憾了,也心酸了。
她们心里很羡慕福宝,
娘家得力就是不一样。
小胖叔留在乔家,安排好一切,送走了乔七郎一家三口,才打道回府。
乔家哪里还敢给乔七郎安排什么美婢,所有随行人员都是福宝院子的,还有小胖叔安排的护卫。
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小胖叔,乔家人终于松了口气。
然后,整个乔家一片的静默,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错了。
他们不能再这样守下去。
必须让家中的子弟参加科举。
这么一想,他们心中懊悔,毕竟错过了今年的科举了。
“让家中的子弟准备起来,应对下一次的科举。”
"让七郎也参加吧。"
“错过了今年的科举,就得等三年。”
“三年也好,准备充分一些。”
有人自信道,“不用准备,我们乔家人参加科举,这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吗,魁首肯定是乔家。”
“必须拿下魁首。”
他们已经等了百年了,如果拿不下魁首,那就遭人笑话了。
突然有人道,“三年后,王世子可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