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小秋。”
罗小秋夫妇离开后,戴公子哭的很伤心。
“公子别哭了,宜小姐是好的,但你们没有缘份。”
戴家的老管家出声安慰着戴公子,他们公子错过了宜小姐,可惜了。
这会宜家,宜姨和葛四小姐聊着,表示葛四小姐还这么年轻,想再嫁也行,到时候孩子她来养。
葛四小姐摇头,表示她不想再嫁。
再嫁就得和孩子分开,还要融入新的家庭,还得再生孩子。
丈夫未必是良人,婆家未必好相处。
就这样吧。
几个月后,葛四小姐平安生下一子。
胡文定任期满也调离了。
因着葛家不太平,宜姨决定带着葛四小姐还有孙子回到了普昌县生活,罗小秋也和丈夫定居宁州。
而平王和平王妃也带着子女定居宁州,住到了稻香村去过着悠然的田园生活。
京中,永和长公主在京中待闷了,听闻宁州,也想去见识一下。
她问了永安长公主要不要去,永安长公主自然不感兴趣。
在永安长公主看来,最富有的便是江南,她从江南进京,就再也不想离开京城了。
怎么可能愿意去宁州。
即便听大家吹嘘着宁州多好多好,永安长公主认为,也不过是因为阮棠和宗政御还有王阮两家的原故罢了。
永和长公主和宗政御一提,宗政御同意了,安排了人马护卫永和长公主去宁州。
永和长公主一走,永安长公主立马高兴了。
觉得没有永和长公主在,整个京城她最大。
虽然最大的是宗政御和阮棠,但在永安长公主的眼里,这两个是小辈,而且只要她不犯事,两个小辈也管不到她这里来。
这确实也是这样,可永和长公主去了宁州后,永安长公主就放飞自我了。
仗着身份把自己当审判者插手人家后宅妻妾婆媳之事,上窜下跳的,还口无遮拦。
妻妾之事,本来就很敏感的,立场是敌对的。
妻为尊,妾位卑。
妾虽也是合法的,但后宅争宠,没有谁真正的单纯,心机手段,十八般文武才艺都能用上。
永安长公主刚进京的时候,还是正妻代表。
现在不知道脑子抽了,还是因为儿媳善妒不愿意她儿子纳妾的原因,反正到处宣扬三从四德。
指责正妻不够大度,正妻不主动为丈夫纳妾。
甚至还为妾说话,大义凛然,匡扶弱小。
偏偏附和永安长公主的人真不少。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不愿意丈夫纳妾,但当了婆婆之后,就恨不得把儿子后院塞满。
还有许多从小到大被洗脑的女性,也是赞同这样的说法。
她们把自己当成了妇德的典范,嫁人后,自己不方便,就主动给丈夫纳妾,主动把丈夫推到妾侍那边夜宿。
就算心里不乐意,为了名声,她们也忍下来了。
等当了婆婆后,更是觉得她的一切是对的,她的儿媳也必须这么做才对,而且要做的比她更好。
不然,就是善妒不容人。
阮棠虽然没有说过妻妾论,或者妇容妇德论。
她也知道以自己之力,是很难改变这个世道对女人的洗脑和思想束缚的。
只是她以为她和宗政御帝后两个做出了天下表率,再加上王阮两家也都是一夫一妻,至少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人的观念。
却没有想到,高举着娶妻纳妾,左拥右抱论,反应最激烈是一些女人。
如果是男人们反对,阮棠还能理解,但是男人们都还没有怎么叫嚣呢,就一大群脑子糊涂的女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为男人的性福谋利。
从前这些人还没那么高调,在永安长公主的煽动之下,越演越烈。
甚至还有大胆的人说皇后不贤,怂恿永安长公主去劝。
永安长公主私下道,现在不能去劝,不然直接开罪了皇后。
她们要继续扩散,得到更多的人支持,到时候朝堂重视起来,皇帝认同了她们,松口选秀,皇后能如何。
是啊,大家都觉得只要皇帝开口选秀,皇后闹也没用,反而会受到大家的指责。
所以她们觉得最主要的是通过民间的支持率,让皇帝重视起来。
“看来永安姑母不止是对儿媳不满,对我这个皇后也不满啊。”
阮棠微微一笑,“把永安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