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1 / 2)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张宏强带凌新月参观了一圈,看她神色还算满意,遂笑着说,

“这屋子我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是亲自检查过的。”

“房梁和地基、还有这四面墙,保证都牢固得很。”

“屋顶全部翻新,灶台也加固了一遍。”

“往后啊,再有人气儿、热气儿熏着,能用好些年头呢。”

“豆腐坊交到下一辈人手里都不成问题!”

凌新月浅笑,说,“我倒是没考虑这么多。”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可不一定像我一样,愿意开豆腐坊啊。”

“不过这房子能这么顺利用起来,还多亏张工。”

“今儿我就跟您把剩下的一半工钱都结了吧。”

凌新月早就准备了两只布袋。

一只鼓鼓囊囊,里面装满了铜钱。

另外一只,只有半袋子,但沉甸甸拿起来费劲,都是银子。

“都在这儿了,张工坐下来,慢慢点清楚了。”

因为张宏强的工队从来不收银票,只收现成的银钱。

凌新月只得提前一日算准了,去城里的票号兑出铜钱和银子来。

银子只需整个儿称了重量即可。

但铜钱就有些麻烦了,因为有些钱币流通就了,表面难免积存污垢。

还要考虑磨损等问题。

称重量必定是不准确的,还得靠人手一个一个数过去。

张宏强从自家拿了称,还特意喊了两个工队的匠人兄弟来。

当着凌新月面称过银子,确认无误。

然后才把铜钱倒在灶台上,就这灶台,开始认真数了起来。

凌新月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

发现这三人应该是经常这么配合着数钱。

点起铜钱来,三人依次过手,相当于连续数了三遍。

他们这么做,好处有二。

一来,数三次,确保计数不会出错。

二来,就是显示公平透明。

经三人之手,当面点清。

包括张宏强这个带队的“老板”在内,在大家分钱之前,谁也别想从这些钱中多贪一个子儿。

凌新月看的有些受教,原来这就是张家村建筑队能长久存在的原因。

首先,建筑队用的工人都是本村几个中青年壮劳力。

选人的前提,是为了大家都能卖力气。

保证出工出力,不需要其他人迁就个别干不动活的人。

因此,分钱的时候就能尽可能保证公平了。

又因为分钱是公平的,这样在干活的时候,工匠们也会互相监督。

为了能在工期结束后尽快拿到工钱,也没有谁会刻意磨洋工、拖时间。

凌新月想到张宏强当初言明,从不给主家包揽采购材料的活儿。

如今越发觉得,他这么做很有道理。

采购是很多人眼中的“肥差”,很少有人能抵挡住其中的诱惑。

但这么做就会让工队内部的收入变得不透明,并且不平衡。

到时候工匠们之间免不了猜忌争执,大家难以齐心协力的干活。

倒不如像现在这样,只收工钱,不问其他。

简单朴素的办法,对于古代乡村的建筑队而言,正好合适。

张宏强等三人连续数了两遍铜板,相互点头,都露出轻松的笑容。

这笔工钱可不少呢。

拿到手就算年底不接活,过个肥年后还能攒下一些。

张宏强满面笑容地看着凌新月,“凌老板真是个爽快人。”

“当初说是多少,就是多少,一个子儿不少。”

“真是多谢凌老板了。”

凌新月道,“这都是应该的,你们盖的房子我满意。”

“这豆腐坊也都尽心帮我弄的妥当,省了我不少事。”

“应该是我跟你们说感谢。”

张宏强感受到了尊重,拱了拱手以示回礼。

“不瞒凌老板,兄弟们已经都在我家等着分钱了,我得赶紧回去。”

凌新月笑道,“这可是喜事儿,那我就不留你们了。”

接连下了好几日的雨,张家村一下子跨进了清冷的时节。

秋季连阴雨天大家都懒怠出门。

人们偶尔在路上遇见,谁不说一声“冷啊”。

凌新月提早就准备好了全家换季的衣裳。

崽子们原有的秋冬

不想错过《空间小后娘:被迫养了四个拖油瓶》更新?安装狐恋文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