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凌新月惊喜,“那应该是老家回信了。”
她半月前就写了三封信回明水县。
一来告知大家她现在的地址。
二来也有些事分别跟大家说。
因为张家村很少有驿差送信过去,时效很没有保障。
所以凌新月干脆都是寄到了明水县县衙。
由汪小欣统一收下,然后再代为转交。
一封是写给齐照和汪小欣的问候信。
考虑到齐照之前欲言又止地提起“李青”。
凌新月也在信的最末尾简述自己已经遇到李青。
并且知道了李青的真实身份。
第二封是写给壮汉三人组的。
除了问候,主要还是问他们药材生意可否经营顺利。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由李章自己先行处置。
若是还有难点,事后再去信向她讨论也不迟。
第三封自然是写给张家村的乡亲邻里们。
这就是一封单纯报平安的问候信了。
别的事她没有多问,反正豆腐坊只要按部就班的经营就行了。
交给娘子军们,她是一万个放心。
多匀出来的笔墨,她还写了一些京城热闹有趣的见闻。
张意很快从屋里拿着个信封出来。
凌新月喜滋滋地接过,说,“就是不知道这第一个到的。”
“是哪边的回信呢?”
四小只也都聚集过来,将凌新月围在中间。
全家人满怀期待地看信。
凌新月一展开信纸就笑了,歪歪扭扭的字迹。
一笔一划都不走寻常路,也只有汪小欣能写出这样的字。
“是你们小欣姨。”
信写了很长,里面先是挨个儿述说了对这家每一个人的思念。
然后又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她最近发生的事。
譬如衙门的捕头有多无聊,最近办的案子有哪些奇葩的。
最后还抱怨了凌新月信里写的内容太少。
下一次要多讲些京城有意思的见闻给她听。
凌新月好笑地摇头,“这样一封乱七八糟的信。”
“还真是她的风格。”
孩子们也都笑了,张意说,“小欣姨真有意思。”
翻到第二页,信的最末尾还写了两行浓墨重彩的大字:
“齐照让我代劳回信,但他自己后来又想到,还有些正事要同你说,所以另外写了张纸,也塞进来了,你别忘了看。”
凌新月伸指在信封里一摸,果然又夹出折成细条的信纸。
展开前,凌新月看向四个崽子。
“好了,大人之间要说正事了,你们不能看。”
崽子们也知道是这个规矩。
张意拿了汪小欣写的信纸,笑道,“我们去那边继续读小欣姨的信。”
凌新月嗯了一声,边展开信纸,头也不抬地唤,“铭儿。”
“看完了信,给咱们把火烧上。”
“等会儿我还要煮绿豆汤。”
如她所料,齐照写的内容很严肃。
他说,既然战王殿下已经向她表明身份。
那他作为好友,也应该向她阐述清楚一些有关朝廷和战王的事。
齐照讲了秦家的地位,讲了战王在朝中大起大落的经历。
最后,他说,“新月,我知你做事向来遵循本心。”
“你有你自己的判断,并且会坚持下去。”
“我告诉你这些,并不是干扰你以后可能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我只是希望,你在明晓时局之后,再做选择。”
“盼你在京城一切安好。”
“友齐照,于明水县县衙。”
凌新月看完后,捏着信纸出了一下神。
她很快站起来走进灶房。
把信纸丢进灶膛里,转眼就烧的没了痕迹。
张铭奇怪,“怎么烧了?”
凌新月转身拿碗去舀绿豆,神色毫不在意地说:
“说了过去我给衙门供药材一件后续的事。”
“也没有你小欣姨的信有趣儿,留着无用,就烧了。”
张铭似懂非懂地点头,“哦!”
张智经历了“劫后余生”的大起大落,又欢快地哼起了歌儿。
他主动把天青色莲花茶具放到盆里。
仔仔细细洗了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