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新月愣了一下,顺着宋氏的视线看去。
“窗帘门帘?”
这些都是她离开张家村之前,从家里带来的。
夏天来了正好派上用场。
宋氏又跑到堂屋门口,凑近了仔细看看。
“没错,就是这个!一模一样的材料!”
“不过……倒是颜色变了,这点有所不同。”
凌新月被勾起了好奇心,“具体有什么不一样?”
“只有颜色不同,可确定吗?”
宋氏盯着窗纱沉吟道,“那料子我摸过,真的没有区别。”
“顶多也就是花色吧。”
“外头卖的那种,染成绿色,上头有些是折枝花样。”
“还有草虫花样的。”
“高档些的,就是用金色染出花样。”
“挂上去太阳一照,金灿灿的晃眼。”
凌新月笑了,“这倒是有趣儿了。”
“真没想到就连京城也能流行起这东西了。”
“我还以为棉纱料子廉价,京城人都看不上用它做窗纱呢。”
宋氏并未听出凌新月的言外之意。
回来坐下,继续兴致勃勃地说,“怎么看不上?”
“人家那些富户用的人什么霞影纱,青竹绡。”
“多数都是上贡进那些贵人府邸了。”
“就算民间能买到剩余的布头,至少也是十几两银子一匹。”
“京城也多的是寻常百姓,这么贵的料子做衣裳都不配呢。”
“谁舍得用它糊窗户、挡门呢!”
凌新月沉默,想想是这么个道理,便有些心痛。
虽说去年夏天,她刚开始做窗纱蚊帐生意时。
就预料到这门生意除了明水县,还会很快推行到其他地方去。
但想想自己错失了京城这么大的市场。
还是让她难免心疼不已。
宋氏当然不知道凌新月此时正在心疼失之交臂的银子。
她还在继续说:
“如今市面上有了这种新货,许多人家都能买得起。”
“所以大伙儿都赶着去买。”
“夏天糊上了能防蚊虫进屋啊。”
“哦,说起这个,还有个叫蚊帐的东西。”
“搭在床帐子里头,夏天晚上睡觉,既不怕蚊子咬。”
“还透气凉快的多!”
“富户人家用碧纱橱,咱们平头百姓如今也有了蚊帐。”
张禾双手捏着点心,抬起满是点心渣的小脸,认真道:
“宋婶婶,我们家也用着蚊帐呢!”
宋氏惊喜,“果真?”
她转向凌新月笑道,“新月啊,你就是办啥事都比别人快。”
凌新月尬笑,没好意思说,这蚊帐就是她去年就在用了。
宋氏动了心,说,“原本我也计划着要弄窗纱。”
“还有蚊帐。”
“只是这总共加起来,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她的神色忽然变得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才说:
“我看你家这个素色的,虽然没有外头卖的花哨。”
“但用起来总归是一样的。”
“而且素色有素净的好,你家这个我看着挺好看。”
“最要紧的是,应该价钱……要便宜一些吧?”
凌新月艰难点头,“啊,我买的是挺便宜的,不过……”
可没等她说完,宋氏已经激动地拉住她的手:
“妹子,你到底在哪儿买的,也告诉姐姐呗!”
“我也好到那儿买去!”
凌新月无法,只得真诚地告诉她,“这个没地方买去。”
“不是在京城买的,是我从老家带来用的。”
宋氏却有些不信,京城今年刚流行起的东西。
怎么可能是从外头那些小地方带来的?
她放开凌新月的手,叹了口气说:
“我知道,这种没上色的,可能是从染布坊直接买的原料。”
“你怕砸了外头那些商人的生意,所以不好说。”
“可你肯定也明白,姐姐想省几个钱,”
“你就告诉姐姐究竟怎么在哪儿买的。”
“我保证不告诉第三个人是你说的!”
凌新月无奈,“宋姐姐,我真不是这个意思。”
“您记得么,我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