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新月。
向她汇报情况罢了。
真正让凌新月倍感压力的,是李章信中所书的另外一件事。
据他说,从发信的约莫十日前。
接连有外地人到张家村打听张老三家的情况。
这些人的身份有货郎、药商、甚至还有假装去买豆腐的。
他们屡屡向张家村的村民提问。
问题多种多样,却都是围绕着张老三家。
譬如,张老三何时离开的张家村?
张老三当年回来时可有什么异样?
张老三家的孩子都是什么时候带回来的?
四个孩子分别几岁,村里有没有人见过他们的生母?
……
次数多了,豆腐坊的娘子军们先察觉到了异样。
四位妇人互相一合计,说做就做。
大家堵住了一个货郎,装作若无其事地盘问两句。
结果那货郎没说两句话,果然就显得欲盖弥彰。
货郎离开之后,秦四婶子说,“这人不对劲。”
凤仙嫂子点了点头,“他明明不是老木匠家的亲戚。”
“也不是从西北来的人。”
“啥事都一问三不知,分明又不是张老三活着时的故交。”
周氏与凌新月私交最好。
她愤然道,“要我看这帮人就是鬼鬼祟祟。”
“他们竟然还打听新月的底细,刨根问底的。”
“我听说,有个人问村西的三大娘,新月是不是后娘。”
“还问,有谁知道新月是张老三从哪带回来的?”
“这是人说的话么?”
刘氏则性子相对沉稳些,低头沉吟道:
“也不知道这人,跟前几日来打听的那些,是不是一伙的?”
她们这帮女子之间情分,说起来兴许旁人未必能理解。
豆腐坊虽说是凌新月开的。
但这四个人从一开始,就是跟凌新月一起支撑起豆腐坊的。
大家除了是东家和雇工的关系。
更有几分娘子军同甘共苦、开拓事业的战友情。
以秦四婶子为首,凤仙嫂子、周氏、刘氏,四人都是真心为凌新月考虑。
奈何她们凑在一起合计了半晌。
觉得若无凭无据的,既不能把全村人的嘴堵上。
又不能把来打听的人全都赶走。
大家苦思冥想,都陷入了为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