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举后,每人领一百两奖励,还有轿子专送回住的地方。
有的近的就送回家,有的送会临时院子,有的送会客栈等。
阮棠这次没有再像上一次那样提前离开,而是从头跟到尾,甚至鹿鸣宴也扮成了小书童混进去了。
可惜,举人们带来的书童仆从只能在外围,不能到宴席上。
和俞书星分开后,阮有文和胡文定便归心似箭。
衙差报喜之后,稻香村和胡家村又狂欢了。
阮有文他们一回来,官府县令还亲自上门送贺礼。
成为举人老爷,就有资格在衙门做官了。
像县里的正八品教谕、从八品训导、正九品主薄等等都有资格做。
但也要有空职的情况下,你才能去竞争上岗。
不像中了进士,直接就是吏部任命授官。
阮有文把鹿鸣宴上的事情和老御史一说,老御史拧眉,“那小子从前在我手下待过,明明也是二榜传胪,却学会油嘴滑舌,不想着好好干正事,成天就知道拍马屁,被我训斥过。”
老御史是实干的人,最不喜须溜拍马的人,但当时爱才之心,也是很用心教导学政大人,如果那小子心里记恨,老御史也没办法。
“你也别怕,以后在官场待不了,你就回乡当山长,成为莫乙怀那样的大儒,谁也不敢小瞧了你。”
老御史挺不喜欢现在的官场风气的,但无奈朝廷上下都是这般,特别是现在的皇帝就属于喜欢被吹捧的人。
以至于这股风气到了这一朝,更甚。
“不过你也别担心,学政看中你的文章,也不完全是这一类人,还是务实的。”
老御史的话并没有让阮有文感觉到安慰,听着老御史说了他在朝中的事实,阮有文觉得身为他亲传弟子,若是到了入朝为官,那些曾被老御史批评过的官员拿老御史没有办法,很有可能会回报在阮有文身上。
这事情阮有文知道,老御史也知道。
不过只要不是使坏的打击报复,老御史觉得当成一种历练也不错。
“爹,举人宴与过继宴一道办吧,儿子不想等了。”
阮有文也想好了,他爹在朝堂得罪了不少人,他若是中了进士在官场混不开,大不了就回乡当个教书匠。
从前发奋励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阮庆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能免徭役,免赋税,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那个时候的阮有文,最想成为关举人那样的人。
他仰慕敬重关举人,到后来的破灭。
现在阮有文站在举人的高度,与关举人曾经的不愉快,早不放在心上了。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会试,不再去与关举人比较。
老御史红了眼,“好。”
虽然老御史是继父,也是父亲,但有一个隔应人的渣爹在。
阮有田、阮有粮、阮有林都已经过继到早逝的大伯名下。
阮有文和阮小姑过继给老御史,当天老御史给阮有文赐字修贤。
王有文,字修贤,希望阮有文成为有德有才之人。
阮秀儿,王秀妍,优秀美好的姑娘。
四叔和小姑都很高兴,王修贤,王秀妍,这名字真好。
阮有文的举人宴和过继宴,不止请了县城官员,还有府城俞家。
但没有想到学政大人回京之前,也来拜访老御史,所以也请了学政大人参加。
学政大人姓谭,谭子民。
他对老御史的情绪是很别扭的,当初他见谁都讨好,想左右逢源,觉得这才是自己认为的官场之道。
但老御史总对他不满意,看不惯他,后来在被老御史狠狠评批之后,他心里还很不服气的,觉得老御史为人古板刻薄,刁难下属,不好相处,找了机会便调离了御史台。
可离开了御史台之后,谭子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官场的水深火热,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
而且也不是你想左右逢源,人家就会买帐的,别人反而觉得你是墙头草,两边倒。
对比那么多任上峰,反而是老御史的时候学到不少东西,让他受益无穷。
但当初老御史当时的态度和语气,谭子民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自尊心很受挫,牙痒痒的。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他因此而清醒不少,没有迷失在官场的阿谀奉承里。
“你可想知道王老历经三朝,几乎得罪了大半朝廷。”甚至连皇帝都不待见。
阮有文点了点头,谭子民又道